二、空調通風系統污染控制方法簡介
2、室內空氣污染的類型
室內空氣污染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和放射性污染,來源于室內和室外兩部分。室內來源主要有消費品和化學品的使用、建筑和裝飾材料以及個人活動。
(1)各種燃料燃燒及吸煙產生的CO、NO2、SO2、可吸入顆粒物、甲醛、多環芳烴(苯并[a]芘)等。
(2)建筑、裝飾材料、家具和家用化學品釋放的甲醛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氡及其子體等。
(3)通過人體呼出氣、汗液等排出的CO2、氨類化合物、硫化氫等內源性化學污染物,呼出氣中排出的苯、甲苯、苯乙烯、氯仿等外源性污染物;通過咳嗽、打噴嚏等噴出的流感病毒、結核桿菌、鏈球菌等生物污染物。
(4)室內用具產生的生物性污染,如在地毯中孳生的塵螨等。
(5)環境中各種污染物包括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等進入室內。
3、國家標準要求
為了控制室內空氣污染,切實提高我國的室內空氣質量,在借鑒國外相關指標、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參考國內現有的標準,國家于2002年制定并頒布了GB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并制定頒布了《GB3095-2012》、《WS/T368-2012》、 《GB15982-2012》等法規。
一、空氣污染問題
1、PM2.5霧霾污染嚴重
PM2.5是對大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體或液體顆粒的總稱,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PM2.5粒徑小,肉眼是看不到的,人類纖細的頭發直徑大約是70微米,這就比最大的PM2.5還大了近三十倍。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PM2.5主要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造成傷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難、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導致慢性支氣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臟病、心臟病患者地過早死亡。
針對空調通風系統污染對室內空氣質量構成不利影響的兩種方式,建議對癥下藥,采用多種控制空調通風系統污染的方法和手段。
一方面,對于不良空調系統自身產生的污染源的控制,只能通過加強系統維護和管理來實現,如定期清洗或及時更換空調系統的易污染部件,如風管、風口、過濾器、消聲器、表冷器、凝水盤等,防止污染物沉積。
另一方面,由于空調通風系統是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主要傳播途徑,因此將凈化技術引入HVAC系統的設計中從直觀上看是簡單可行的,提高空氣過濾器效率,加強管理是減少熱濕處理設備污染的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提高室內空氣品質的最有效手段。目前國內大部分公共建筑空調系統內空調系統已安裝空氣凈化裝置,對防止有害物質在通風系統內的交叉傳播大有益處。
解決室內空氣三大問題的技術手段
1、解決揮發性有機物VOC問題
揮發性有機物主要是由建筑材料和室內裝修材料中散發出來的,存在于室內各個角落。
解決方式:主要解決方式有兩種
2、解決病菌病毒的問題
在建筑物中病毒、病菌可能存在和滋生的部位
建筑物中的病毒、病菌主要存在建筑物和中央空調的以下幾個部位:
空氣中流動的病毒病菌:主要附著在空氣中的粉塵顆粒物上;
空調通風管路中的病毒病菌:主要附沉積、附著在風管內壁上;
空調盤管上的病毒病菌:主要滋生在空調換熱設備的換熱盤管上。
解決方式:主要的解決方式有三種
3、解決可吸入顆粒物PM2.5的問題
現代樓宇的可吸入顆粒物來源主要是空調系統采集的新風和門窗的漏風,而且近幾年來,室外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PM2.5含量嚴重超標,而且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
通過處理新風及室內的可吸入顆粒物PM2.5,可解決室內的可吸入顆粒物絕大部分問題。
解決方式一般采用過濾的手段。
主要的解決手段有兩種